您的位置: 网站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行业资讯

全球各国发起半导体投资大战

来源:     作者:信息发布人员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1年06月07日     浏览次数:         

  当前全球芯片持续短缺,汽车、手机、家电等下游市场受到严重影响,比如汽车,数据显示芯片短缺已导致北美汽车减产超过120万辆,全球有390万辆汽车由于缺乏芯片无法生产,价值相当于约1100亿美元。

  为了解决缺芯问题,中国、日本、韩国、美国和欧盟等各国都在积极探讨解决方案,并陆续发布投资规划,确立税负减免政策、人才培养计划、成立相关法规、吸引外国企业投资等等,想要实现本国半导体或者本地区的独立自主能力,半导体大国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。

  1、美国:批准拨款520亿美元

  5月19日,美国参议院正式批准拨款520亿美元,在今后5年内大力促进美国半导体芯片的生产和研究。

  根据外媒报道,390亿美元用于半导体的生产和研发激励,105亿美元用于推动包括国家半导体技术中心、国家先进封装制造计划和其他研发计划的落地。此外,还包括15亿美元的应急资金,旨在加快美国运营商支持的开放式无线接入网(OpenRAN)的开发。

  支持拨款的议员们指出,美国在全球半导体领域已经落后,1990年美国在半导体和微电子领域的生产份额占全球37%,而如今只有12%。

  2、欧洲:将向半导体产业投资500亿欧元

  与美国相同,欧洲的半导体份额也在下滑。有数据显示,在过去的十年间,欧洲在全球无晶圆厂半导体领域的份额已从4%降至2%,并且这一趋势还在持续。

  为了振兴欧洲半导体,去年欧盟先是由17个国家联合宣布了《欧洲处理器和半导体科技计划联合声明》,计划未来两三年投入1450亿欧元以推动半导体发展,并考虑建立一个包括意法半导体、恩智浦、英飞凌和ASML在内的半导体联盟。

  此外,该报告还重点提及了欧盟需要在先进处理器,以及2nm先进工艺制造上进行追赶。但现实是欧洲所擅长的是电力电子、射频技术、微控制器和半导体制造设备等,在半导体制造方面,欧洲还没有能够生产出10nm工艺的能力,想要短期内砸钱研发2nm,难度较大。

  近期,欧盟内部委员会表示,目前已经有22个欧盟成员国联合成立了新的半导体联盟,以支持欧洲的半导体研发,减少欧盟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,计划2030年让欧盟在全球半导体生产的占有率从10%提高到20%。

  为了完成这一进度,欧盟还在着力要求Intel、台积电、三星赴欧洲建厂。根据外媒2月份报道,欧洲国家政府拟投资最高达500亿欧元用于发放补助金或为企业提供支援,减少企业最终投资金额的20%至40%的负担。

  3、日本:设总额2000亿日元的投资基金

  与欧洲相同,日本的半导体也曾经辉煌一时,上世纪80年代一度占到了全球份额的50%,后来由于日本的误判,以及美国的压力,日本半导体产业逐渐疲软。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2019年的日本半导体占有率跌至约10%,再加上技术落后,日本经济产业省官员指出,未来市占率有可能为零。

  日经新闻网报道,根据最早将于下月敲定的本财年增长蓝图草案,日本政府将承诺扩大现有的2000亿日元基金规模,以支持国内芯片制造行业,并帮助提振先进半导体的产出。

  在具体目标方面,日本计划到2030年在电动汽车和下一代功率半导体领域的份额占到全球的40%。为实现这一目标,日本将侧重于促进资本支出,例如邀请美国制造商在日本投资,以加强两国的芯片供应链。

  4、韩国:未来十年投资4500亿美元

  5月13日,文在寅在三星平泽工正式公布一项未来10年投资510兆韩元(约4500亿美元)的“K-半导体战略”。

  项目包括在京畿道和忠清道规划全球最大规模的半导体产业供应链——“K-半导体产业带”。这将成为一个集半导体生产、原材料、零部件、设备和尖端设备、设计等为一体的高效产业集群。

  此外,对于技术投资的减税幅度扩大到目前的最多6倍,研发投资减免税金最多50%、未来十年培养3.6万名半导体人才,以及致力于开发下一代功率半导体、人工智能半导体、高端传感器等发展潜力大的核心技术。

  文在寅表示,半导体正在成为所有工业领域的关键基础设施,各国开始以本国为核心重组半导体供应链,韩国的发展策略是超前投资,巩固产业生态系统并主导全球供应链。

  三星电子已表示将会持续增加资本支出,到了2030 年,预计资本支出会增加30%,共计1510亿美元。

  5、中国:大基金、资本密集投入半导体领域

  面对当前芯片短缺严重的问题,国内晶圆代工、封测以及一些IDM厂商都在积极募资扩产。比如中芯国际今年3月表示,拟和深圳政府联合扩产,重点生产28纳米及以上的集成电路和提供技术服务,月产能约4万片12英寸晶圆,预期将于2022年开始生产,新投资额估计为23.5亿美元。士兰微日前发布公告,拟建“新增年产24万片12英寸高压集成电路和功率器件芯片技术提升及扩产项目”,总投资为20亿元,实施周期为2年。

  另外虽然近期大基金一期陆续减持套现,不过大基金二期正在积极投资。国家大基金二期在2018年获批,2019年完成募集工作,规模2000亿左右,大基金二期与一期的投资重点不同,已经于今年3月陆续开始对外投资,投资的企业包括紫光展锐、思特威、中芯南方、北京智芯微电子、合肥沛顿存储、纳思达等。

  未来几年大基金二期2000亿人民币(约合300亿美元)的资金将会陆续投入半导体产业。除了之外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投入资金发展半导体,此外资本也在大力投资国内新兴的优秀半导体企业,未来可想而知还将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半导体领域。

  6、几大因素

  各国之所以要大力发展半导体,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半导体可以说是科技发展的基础,以前的电脑,现在的手机,未来的自动驾驶,半导体是这些万亿产业的灵魂,谁掌握了半导体,谁就能掌握产业链。

  另一方面,近期缺芯潮席卷全球,几乎无一车企能够幸免,停工停产的消息频出,危机之下,也让半导体大国们看到了发展半导体的重要性,所以各国才会加大投资半导体产业。

  另一方面,美国近年来主导的一连串禁售事件给半导体供应链安全来了冲击,让半导体大国和厂商都在考虑自身半导体供应安全问题,并且将这种忧虑付之行动,加速自身的半导体自主能力。

  摘编自“全球半导体观察”)

打印  |  关闭